一
我在陸小的最後兩年時,革命的爆發已有山雨欲來之勢。各地的革命黨人都在密謀起事。革命領袖如黃興等都盤桓於香港、安南之間,與內地黨員聲氣相通。兩廣地處邊陲,遂成為革命志士聚集的區域。
革命黨在廣西的活動本有悠久的歷史。因廣西是洪楊起義的故鄉,人民的民族意識極為濃厚,更兼民風強悍,富於冒險犯難的精神。所以革命黨人注重廣西,自系其具有特殊背景的緣故。而當時廣西的新機構,如陸軍小學、幹部學堂、學兵營等,都是革命黨人所盤踞的機關。
在張鳴岐撫桂的初期,革命黨人的活動可說是肆無忌憚,有時簡直可以說是囂張。張鳴岐當時以新人物自命。同時為了祿位著想,他更不敢濫事鎮壓革命黨,以免激成大變。洪楊故事不遠,張氏是聰明人,自不願再蹈覆轍,所以他對革命黨的活動裝聾作啞,曲予優容。因此廣西同盟會的活動,簡直成了公開的秘密。在上的領導人,最先有莊蘊寬、鈕永建等。後來莊、鈕自請外調,然同盟會的人數已多,基礎已固。所以同盟會分子如王孝縝(勇公)、何遂、尹昌衡、耿毅、冷遹等都極為活躍。某次張氏宴客,尹昌衡酒醉之後,竟宣稱清廷不能存在。同時王勇公鬧酒,竟以張氏所佩手槍,自室內向外射擊,致擊碎窗上玻璃。由此可見當時青年革命志士氣焰的一斑。後來張氏深恐同盟會勢大不可收拾,乃設法壓抑。不過張鳴岐不久即調升兩廣總督赴粵,遺缺由沈秉堃繼任,於是革命的風氣復振。同盟會廣西支部乃於宣統二年(1910年)正式成立,併發行《南報》(後改為《南風報》),以鼓吹民族革命。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