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嚴冬將要過去了。
太皇太后的國喪已辦完,神宗從哀痛中平復過來,又開始處理日常政務。他苦心經營的變法大業步履維艱,朝臣的紛爭常令他心力交瘁,這嚴重地損傷了他的健康。即位之初的那種血氣方剛的精神不見了,只能勉力支撐艱難。他感到獨木難支,需要賢能之臣置於左右,盡心輔弼。他不由得想起遠在江寧的王安石來。
內侍忽然奏報:“陛下,王安石的奏章!”
神宗大喜:“久不見王安石的奏章了,快拿來!”急急展閱,默唸道:“陛下追先王之道,而‘烏臺詩案’陷陛下於不義之地,李定、張璪等人不可信,焉有盛世殺名士之理乎?”他放下劄子,起身踱步,想起了已在御史臺監獄羈押數月的蘇軾,沉吟不語。
原來王安石自從當起半山老人,就已對變法心灰意冷,決意不再過問朝中政事。但聽說蘇軾被人羅織罪名下獄,還是每日愁眉不展。王夫人明白他的心思,從旁勸解說:“蘇子瞻與你政見有所不同,但此人是至誠君子,忠正之士,與你所任用之人可有天淵之別啊!”王安石豈會不知蘇軾的為人,但還是十分欽佩夫人的眼光,便問眼下如何才能打動聖心呢?王夫人只說了四個字:“聖上好名。”王安石大喜,急忙提筆寫了這封營救蘇軾的奏章。
神宗口中喃喃自語:“焉有盛世殺名士之理乎?”心中已有七分打算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