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危機中,默克爾的強勢姿態給歐洲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她提出的嚴厲政策更成為大部分歐洲人的“噩夢”。自那以來,對默克爾的批評之聲就從未間斷,稱默克爾對希臘“見死不救”的抨擊也時常出現。
從實際上來看,默克爾的政策的確給希臘、愛爾蘭等國家的國民生活帶去了非常大的影響。南歐、北歐的國民,長久以來的生活都非常悠閒,良好的社會福利為他們消除了大量憂慮,每一天都在享受生活,享受與家人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努力工作”“加班”這種概念從來不存在於他們的思考方式裡。
但是,默克爾的一道嚴酷法案,讓他們必須改變這樣的生活方式,每個人都必須認真工作、努力工作,每天回到家不能盡情享受,且要減少購買零食、飲用啤酒的次數。為了還清債務,每天必須想盡辦法節衣縮食,必要的時候還得做更多工作。這樣巨大的落差,無疑讓大部分歐洲人難以適應,因此歐洲充斥著對默克爾的不滿和抗議便不足為奇了。
除了歐洲以外,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美國以及隔岸觀火的英國,同樣透過媒體對德國的表現口誅筆伐,他們直接稱默克爾為“施瓦本主婦”。
“施瓦本主婦”,在諸多文學作品中總是以一個貶義的意象出現,象徵那些過於節儉最終讓事情變得更糟糕的主婦形象。
而在這裡,大部分歐美媒體顯然在影射德國的過於吝嗇,不肯拿出錢財去救助希臘,並指出這可能讓希臘的危機進一步加劇。實際上,早在金融危機爆發時,英、美等國就向銀行業注入不少資金來挽回局面,但默克爾是少數幾個對援助金融業說“不”的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