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本是崇尚自由、思想開明的地方,但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整個民主德國的大學都被嚴格控制,包括默克爾求學的萊比錫大學也未能倖免。萊比錫大學當時叫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就是最好的佐證。
萊比錫大學在“二戰”期間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大約60%的建築和70%的藏書毀於戰火硝煙,此後就一直在重建校園。默克爾入學的5年前,萊比錫市議會決定新建一些大學校舍,可這個看似美好的重建計劃險些釀成政治事件。
為了新建大學校舍,市議會居然決定炸燬戰爭後彌留的珍貴的老教堂和一些殘損的老教學樓。那座始建於1240年的“多明我會”修道院教堂和萊比錫大學的老建築群,竟就那樣被炸燬。
1973年7月3日,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全歐洲國家(除了阿爾巴尼亞)、美國、加拿大一起參加的歐洲安全與合作會議(歐安會),給東德人民帶來了希望和安全感。歐安會對於東德人民遠比對西德意義重大。歐安會承認歐洲現有邊界,主張和平解決邊界爭端,加強人員往來。赫爾辛基會議的最後檔案,在各國首腦簽署後公佈。雖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西德代表赫爾穆特·施密特和東德代表埃裡希·昂納克兩人見面的照片流出,這足以讓東德人民興奮一陣子。民主德國的知識分子和教會,甚至已經在考慮如何依據赫爾辛基會議的最後檔案來改革東德。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