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一個僧人正式出家之前,都要先在寺院裡做一段時間的行者——幹雜務的帶髮修行人。也就是說,行者,處在被考察、被考驗的時期,能透過者可以得到剃度,否則便被淘汰。也正是因為如此,行者的所謂修行,就是修苦行——乾的是最繁重的雜務,卻沒有任何地位,甚至受了委屈也只能放在心裡。
慧能——盧行者,在東山寺,就處在這樣的位置。
因為當初五祖弘忍大師說過,讓慧能打雜,所以,剛開始知事僧就讓慧能專門打雜——哪裡需要哪裡去,什麼活計缺人手就幹什麼。後來有一天,碓房裡一位負責舂米的身強力壯的行者被客堂調去看護山林了,慧能就被點名頂了他的缺。
當時,東山寺有七八百名僧人,每日早粥、午飯,要吃近千斤稻穀。而將稻穀變成白米,全靠碓房裡的三名行者。
踏碓舂米,沒有任何技巧,全憑渾身的力氣。因此,碓房裡的行者個個都是人高馬大,膀粗腰圓,體重超過二百斤的壯漢。而慧能,身高不滿五尺,體重不足百斤。別人踏碓,單憑體重就能將沉重的碓錘壓起來,而他,必須用盡全力猛然向下蹬去,才能將碓錘抬起來。因此,他每踏一下,要比別人多費一倍的力氣;於是他每天起早貪黑,也很難完成定額任務。禪宗寺院,規矩森嚴,於是,慧能天天被知事僧處罰:在佛像前跪香——跪一支香燃盡的時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