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穿衣一樣,父親對吃也很“講究”,許多老人都說他是“美食家”。他這個美食家首先表現在不挑食,什麼都能吃,會吃,愛吃;敢吃異味,敢品新味;能吃出花樣,吃出名堂。
有一種菜叫魚腥草,土話叫摘耳根,父親很愛吃。我聞著有異味,本是唯恐避之不及,見父親吃那麼香,便生出疑惑,莫非和臭豆腐一樣聞著臭吃著香?
“我也吃一吃!”我下了決心,夾一筷子入口,忽然嘴巴一咧,那股又似魚腥更似鐵鏽腥的異味順上顎直衝腦門,胃一上翻,就要吐。
“吃掉,”父親嚴厲地一聲,“不許浪費!”
我屏住氣,把嘴裡那一小口魚腥草嚥下去,難受得就像吞了只蒼蠅。
“我的媽呀,還有比這更難吃的?”我又漱口又大喘氣,不可理解地問父親,“你怎麼能吃這股味?”
“你不會享受。”父親用筷子指點我,“沒吃過的東西吃到了,這就是一種享受。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咬一口,咬一口就知道甜不甜。多數人喜歡吃甜,一吃就接受了。可是苦味、辣味、腥味就不那麼容易接受。越不容易接受的滋味一旦接受了就越持久,吃慣了就上癮了,戰士們一吃一臉盆呢。這也跟看戲一樣。大軍入川,看不慣川劇,一聽想跑,說那聲音聽一次叫人少活半年。聽進去了,就上癮,聽流行歌不會有聽川劇的感覺,那才是真正的文化藝術享受呢,享受不了才可惜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