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民們當年是準備把慧仙送到岸上去的,撿到一分錢,也應該繳公,何況是個孩子。船到五福,船隊的一群女人簇擁著孫喜明,牽著慧仙去找五福鎮的政府。五福鎮上那時也很亂,街上到處都是受災的災民,隨地搭了窩棚吃喝拉撒,星羅棋佈的窩棚把政府的辦公用房淹沒了。他們好不容易在一箇舊土地廟裡找到了民政科,人家一句話就打了回票,說,孩子哪兒撿的,送到哪兒去處理,我們這兒也很忙,管不了油坊鎮的事。他們只好抱著慧仙離開舊土地廟,邊走邊嘀咕,要是交個皮夾子給他們,他們就不計較是哪兒撿的了,哪兒撿的他們都收,一條人命不如一個皮夾子嘛。
幾天後向陽船隊返航,船隊還沒有靠上油坊鎮碼頭,孫喜明女人就跑到船尾,用衣襟蒙著臉嗚嗚地哭起來。春生的母親問她為什麼哭,她指了指岸上,指了指慧仙的身影,說,捨不得,捨不得呀,孩子跟我睡了這麼多天,夜裡天天摟著我叫媽媽呀,我不哭一下,胸口堵得慌!這次與小女孩的告別要隆重許多,船民們紛紛往她的口袋裡塞東西,塞一隻雞蛋,塞一塊手絹,或者塞一把瓜子,這是表示他們的一點心意。孫喜明的女人給慧仙頭上戴了朵紅花,胸口也別了一朵,德盛女人給慧仙面頰上塗了紅紅的胭脂,嘴唇上抹了口紅,看上去她們不是送她去岸上,像是送她去參加一場盛大的演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