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來有些不舒服。這種不舒服來自某種心理。我睜開眼盯著朦朧中的屋頂,心想房間怎麼這樣高啊。也才找到了不舒服的原因:昨晚我是睡在了有“溫突”的房間。
“溫突”就是熱地鋪,這是韓國傳統臥房形式,至今有些飯店仍然設有一些帶“溫突”的客房,通常價錢要高於普通標準間。當然,今天的“溫突”早已不是靠燒柴取暖,它是電熱式,由房間的中央空調控制,地面溫度可自由調節。韓國人特別喜愛有“溫突”的睡房,我們這套房子裡也有一間“溫突”房,便是我佔有的這間。昨晚分配房間時,向陽的帶一張大床的主臥自然屬於父親;雪子堅持請我睡這間朝北的“溫突”房;她自己選擇了客廳的大沙發。她說她喜歡在豁亮的房間睡覺,午睡時人讓太陽明亮地照著,會睡得很舒暢——也算是一種奇特習慣吧。
我接受了雪子的好意,走進“溫突”房,光腳感受著微溫的地面。這地面略帶彈性,由一種絕緣的複合材料鋪就。5月中旬的奧克貝利,早、晚溫差大,中午悶熱,可穿短裙;晚上在戶外就要加一件羊絨衫了。在春風尚寒的晚上,光腳踩在臥房暖融融的地面上,的確很愜意。後來雪子從壁櫥裡搬出寢具幫我在“溫突”上鋪好,我蓋上散發著乾淨棉布清香的薄被,開始了第一個“溫突”之夜。
早晨醒來所以感覺不適,可能在意識裡總覺得是睡在了地上。我對天亮的感知也不是從窗戶上,而是從門縫底下射進來的光亮上。我的降低了的視線使我側身即可看見門與地面的空隙。當我從地鋪上坐起來,滾爬著穿衣服時,還有一種不安定的、被趕出家門的狼狽感。如果我把這感覺講給韓國人,他們一定會覺得荒唐可笑。和床相比,地面雖更為牢靠、穩定,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類中的多數最終還是睡到有高度的床上去了。當我們逐漸習慣了在床上接受臥室的高度,有一天忽然把身體降至地面看天花板時,可能會發現自己既渺小又無所適從。其實,這純粹是民族習慣的問題;或者,人類慢慢“進化”到床上,也說不定是一種退化呢。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