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巴比倫。
光這六個字,就有童話般的趾高氣揚。
巴比倫在巴格達南方九十公里處,一路平直,草樹茂盛,當民居漸漸退去,一層層鐵絲網多了起來,它就到了。
一個古蹟由這麼多鐵絲網包圍,讓人有點納悶,也許是為了嚴密保護遺產吧。但到古城門口一看,又沒有衛兵,進出十分隨便,這就更奇怪了。
古城門是一座藍釉敷面、刻有很多動物圖形的牌坊式建築,我們以前在各種畫冊中早就見到過。這個城門叫伊什塔(Ishtar)女神門,原件整個兒收藏在德國貝加蒙博物館,這是一個仿製品,但仿製得太新,又太粗糙。
進門有一個乾淨的小廣場,牆上有一些現代的油彩畫,畫了已比倫王國的幾個歷史場面,其中一幅是《漢漠拉比法典》頂部的浮雕,表現漢漠拉比正在接受正義之神的囑託,成了人間的立法者。刻有這個浮雕的法典原件,也在外國。想想也真是不公,巴比倫王國的文物大家都爭著搶,而在巴比倫的原地卻所剩無幾。
從廣場右拐即可看見一條道路,是巴比倫王國的儀仗大道。道路現在用鐵欄圍著,不能進.人,中間地面上有斑駁狀的一片片黑塊,這是當年的瀝青路。浮在油海上的巴比倫古城一定會燃油取火,但居然已經用瀝青鋪路,則是沒有想到的。據說這個路面後世曾有無數次的修補、增層,但是後加的一切均已朽腐,只有最早的瀝青留存至今。這未免讓我們又一次懷疑起人類在很多方面的進步程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