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去以色列最大的經濟、文化中心特拉維夫,半道上隨意選了兩個地方停留。後來才發現,這實在是為特拉維夫鋪墊了重要的前奏。地理路線變成了邏輯路線,然後在恨襯立維夫做了一個子結。
先是凱撒利亞(Caesarea)。一看地名就知道與羅馬關係密切。我們突然看到萬頃湛藍的地中海前面居然有一道半空渠道,以一環環連鎖拱門的方式從遠方奔騰而來,真覺得氣魄非凡,便停下來瞻仰。問路人才知,這可是千年古物,是整座城市的淡水命脈,從北方卡密山(C助mel)上引清泉進城,是了不起的一個大工程。
在驕傲的地中海面前,人類除了感激它的陽光清風外,還不失尊嚴地向它表示,你有再多的水也未必能讓人們解渴,於是便用一道倔強的黃色一路引卜開兩千年而不潰敗,實在是有志氣。
正這麼想,眼前出現一座十字軍的城堡。我爬上城牆,看到上方是城垛、箭孔,一下方是飲戰馬的水槽,為防戰馬失蹄而鑿下深深紋路的石板。再仔細看,發現城堡的建築材料有很大一部分是羅馬式的殘柱。在這裡,泥石裹脅著它們,就像是一個象徵,述說著戰爭如何裹脅了和平,野蠻如何裹脅了文明。
第二個地方離特拉維夫很近,也可算在它的範圍之內,叫雅法(Yafo),一座已有三千多年曆史的港口小城,它的名字曾出現在《聖經》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