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哈馬丹到德黑蘭的路上,我心情非常愉快。既然在哈馬丹翻開了第一、第二頁,我在心中繼續把伊朗史輕輕攪動。先回想起在希臘時曾見到一寧浦餚臘和波斯激烈戰鬥的海灣,我前前後後看了很久,又知道更激烈的戰鬥發生在馬拉松。希波戰爭是希臘人的驕傲,r他們又擅長寫作,不知有多少歷史書和文藝作品表現過這個題材。古代波斯人是看不起寫作的,認為那是少數女人的娛樂,男人的正經事是習武和打獵。結果,希臘人的得意文章就成了歷史定論。
其實,波斯人還是很厲害的,居魯士已經建立了羅馬之前最龐大的帝國,而大流士(Darius)則更加雄才大胳,向J匕挺進到伏爾加河流域,向東攻佔印度河河谷,最終長途跋涉遠征希臘,才一敗塗地。
波斯政府的行政管理結構很好,後來羅馬曾多方沿襲,但作為一個以打仗為主業的政權,具有巨大權力的軍隊快速腐敗。我曾在一些歷史書中看到,當年波斯軍隊中有不少將領打仗出征時還帶著一大群妻妾。記得有一場關鍵的戰鬥,希臘只損失幾百人,而波斯則損失十萬大軍,對比太懸殊了。
好在戰勝者亞歷山大畢竟是亞里斯多德的學生,比較理智,不想用敵人的血泊來描繪勝利,自己又娶了大流士三世的一個女兒為妻,據說關係融洽。
亞歷山大死後,這兒的政局就亂了。公元前三世紀東北部的遊牧民族建立了一個王朝,首領叫阿薩息斯,中國就從這個首領的名字中取音,把這個地方叫做安息。安息工朝持續了四百多年,在公元三世紀被薩珊王朝所取代。薩珊王朝在文明建設七取得極大成就,幾乎奠定了現代伊朗文化的基礎,但在公元七世紀又被阿拉伯人打敗,伊朗進人了伊斯蘭時期。以後又遭遇過突厥、蒙古、帖木兒的進攻,尤其是十三世紀蒙古人的進攻,損失慘重,至今還留下刻骨的舊傷。但是,伊朗居然在如此重重的災難中成f伊斯蘭文化的一個重鎮,以獨特而緩慢的步伐,走進了近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