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離開耶路撒冷,因此今天一大早又到老城轉悠去了。沒有方向,沒有目的,只想再細細地看它一眼,與它告別。
耶路撤冷風景太多太密,就我個人的興趣而言,最喜歡的一條路是從雅法門到錫安門,再經杜門進人其特倫山谷。這條路既有多種生態的反差對比,又有安靜、清潔的社群,不必承擔過重的宗教負擔,卻時時可見幾千年前的古蹟。漫步其間,有一種飽滿的悠閒。
在耶路撒冷,不愁不飽滿,就怕不悠閒。宗教激情、歷史激情和民族激情全在這些小街中傾注,無論本地人還是外來人者夕育點血脈責張。因此,尋找一個能夠保持距離的視角,不太容易。
說實話,我看了那麼多天,覺得猶太朋友們真是優點多多,遺憾是過於自我和狹隘,缺少通脫和悠閒。如果說,這兒的阿拉伯朋友對於自我生態太不在乎,那麼,猶太朋友則太在乎、太緊張。
有幾個中國遊客看到猶太.人在哭牆前令人感動的種種表現就問,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沒有這麼強烈的民族激情呢?似乎有點自慚,對此我不敢苟同。
我在哭牆前對著鳳凰衛視的攝影鏡頭說:猶太人兩千年沒有自己的國土,長期流浪,因此必須精細地盤算、嚴密地自衛,否則難議在異國他鄉立足。中國一直擁有廣闊的國上,很少遷徙流浪。對此,我們既不必自傲,也不必自慚。但今天站在哭牆前我突然感覺到一種文明與自己所擁有的空間的對應關係,因此又稍稍增加了一點群體自覺,那就是:映映大國給了我一種比較從容的心態,茫茫空間給了我一副比較放鬆的神經。中華民族災難不少,但比之於猶太人,以千年目光一看,畢竟安逸得多了。我們沒有哭牆,我們不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