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當山又名古嶽又名太和山,崛起於漢水之南,西接秦嶺,東抱大洪山,南領神農架,北臨丹江口,山勢雄偉壯麗,計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和十一洞、十池、十石、九泉、九井、九臺、三潭。
一百五十年前,洞玄真人張三丰祖師妙悟無上武道,手創武當派,繼達摩祖師之後,成為繼往開來的一代武學大宗師。
本朝成祖是三豐首徒,武當成派之前的大弟子,有明開國之後,上山拜見師傅真人,三豐祖師避而不見,成祖遂修遇真宮以紀念師傅恩澤。
成祖登位,即下激公告張三丰真人為:“帝師”、武當為“帝門”,著工部勘測武當山勢,下旨曰:“爾往審度其地,相其廣狹,定其規制,悉以來聞,朕將卜日營建其體。”
永樂十年,成祖命工部侍郎郭漣、隆平候張信、駙馬都尉沐晰,督建武當山,專為武當立派之用,下旨曰:“今大嶽太和山金頂砌造四周牆垣,其山本身份毫不要修動,其牆務隨地勢高下,不論丈尺,但人過不去即止,務要堅固壯實,萬萬年與天地同久遠。”
此間工程共用軍工三十萬人,歷時十年,建築三十二大座,共殿宇二萬多間,五里一庵、十里一宮,自山麓淨樂官至天柱峰金殿二色青石鋪地百里,稱為“神道”,動員之鉅,尤勝籌建皇城。
成祖深明建宮難、持宮更難的道理,武當山竣工後,特再下第三道聖旨:“特敕爾常用巡視,遇宮觀有滲漏處,溝渠道路有淤塞處,隨即整治,務使宮觀完美,溝渠道路通行,庶不廢棄前工。”殷切武當之情,溢於文字。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