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是波斯,還有整個伊拉克,巴格達的塞爾柱蘇丹控制了巴格達的哈里發——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的政教首領,使哈里發成了塞爾柱蘇丹的傀儡。
阿拉伯帝國在大唐中期分裂為後倭馬亞王朝與阿拔斯王朝後,其中佔據大部分國土的阿拔斯王朝強盛一時,但僅僅五十年後阿拔斯王朝在軍事上就開始走下坡路,因為軍事封土製使地方勢力強大起來,東西各地幾十位總督、軍帥、封建主紛紛自立,相互攻伐征戰,併力圖染指中央政權。這期間,從東方來的塞爾柱突厥人逐漸取得阿拔斯中央王朝的權勢,突厥將領掌握了軍權後,剝奪了哈里發的政權,只保留了宗教首領的地位。之後,塞爾柱突厥人統一了諸侯割據的阿拔斯王朝,建立起大塞爾柱帝國,帝國皇帝即稱為“蘇丹”。
但軍事封土製再次顯示出對統一政權的侵蝕作用,僅僅五十多年後,大塞爾柱帝國又被那些突厥封疆大吏分裂成十餘個封建小邦,自立為蘇丹,各稱塞爾柱王朝。其中,控制了巴格達哈里發的西塞爾柱王朝佔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名義,但大塞爾柱帝國的正統嫡傳其實是定都木鹿的東塞爾柱王朝。而這兩個最大的塞爾柱帝國都很不幸地被來自東方的軍事力量打擊,其中一個甚至已經成為歷史。
衛希顏對西塞爾柱帝國的前景也不看好。
夏國因何能在波斯立足並不斷擴張勢力範圍?就是因為西塞爾柱帝國有太多的外患和內爭——外患是羅馬教皇國和歐洲國家,已經先後發起兩次十字軍東征,還有統治東非埃及等國、自稱“正統哈里發”的法蒂亞穆斯林王朝;內爭則是名義上奉巴格達的哈里發為宗教首領的其他穆斯林王國的邊境衝突,比如敘利亞的贊吉王朝,小亞細亞的塞爾柱羅姆蘇丹國(今土耳其),就算是在西塞爾柱帝國內部,還有忠於阿拔斯王朝的阿拉伯貴族勢力的暗中反抗,而各地行省都相當於封建小邦,各自為政,中央很難統一調集兵員,其他行省即使出兵也不會盡力而為,這也是法爾斯行省整個陷落的原因之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