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語言,更重要的是,以文字教化滲透文明和價值觀。
如《三字經》中蘊含了儒家的仁、義、信、勇、智、禮和孝悌,又宣揚了從上古到唐宋,華夏萬年的悠久歷史,而悠久的歷史就意味著文明底蘊的深厚,對文明底蘊淺的民族必然產生拉引力。
又如《千字文》中也同樣蘊含了儒家倫理道德的教育,以及華夏山川的壯麗描述,隨著學子的唸誦,天長日久下去,便能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讓學子對華夏壯麗山河產生嚮往,無形中增強向心力。
《百家姓》沒有文理,但它匯聚的不是一般的漢字,而是作姓氏用的漢字,這就不同了。以家族為中心、視血緣區別親疏,正是儒家文明的核心思想之一,教之以《百家姓》,就是樹立儒家的這種價值觀。而且,交趾源於華夏,越族人的姓氏也是從炎黃二氏族的姓氏分支演化而來,如交趾四個王朝的皇族姓氏“吳、丁、黎、李”,就是華夏百家姓之一。解析《百家姓》中每個姓的歷史,就是讓人們明瞭姓氏的起源,“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宗”,增強交趾人迴歸華夏的認同感。
按照安南路的教化綱略,所有官學,不論州學、縣學,蒙學、小學還是大學,開學就要讀“三百千”,做到人人會讀,個個能背。至於家館和塾師設館,在州縣官學開學之後,所有私塾的塾師,都必須到當地的縣學或州學免費學習“三百千”,考試合格後,授予蒙學塾師印歷,才有坐館教授蒙學的資格,否則就是“無證教學”,按大宋朝廷尚在試行的《教諭資格律》定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