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與西北的巴外城同為諒山北脈的關隘,分東西拱衛諒州。”攻打諒州城必須拔掉東南側翼的扣馬城,以保國防軍攻打諒州城的後路安全。
此前,在宋軍駐營巴外城和同登城的九、十月間,諒州的交趾軍曾經發動了兩次進攻,但被宋軍的槍炮打怕了,只龜縮防守不敢再度進攻。
寫完備註,狼毫又提了一行,書寫進軍紀要:
“西路帥吳安國,率國防第七軍第一、第二精兵師,約九千八百兵員,自同登城南下,從西北面攻打諒州城。”
“東路以劉彥適(廣西經略使、安南行營招討副使)統轄十六溪峒,計四萬峒軍,攻打諒州以東羈縻部族及縣鄉。西路以向子韶(廣西路經略副使、安南行營副招討使)統轄十九溪峒,計五萬峒軍,攻打諒州以西羈縻部族及縣鄉。”
交趾與宋朝一樣,在邊境有羈縻族——以往交趾軍侵犯廣西時,這些交趾羈縻族也是幫兇,沒少欺壓邕州的溪峒,峒人對包括交趾羈縻族在內的交趾人早就積恨在心,一旦報復起來格外狠厲;而且打下的地盤,搶到的財貨人口都是自己的,各溪峒都是刀槍霍霍,十分積極。
伏首疾書的人對衛希顏的溪峒策略十分佩服,在後面筆注道:
“大宋與交趾的國界,綿延達千里,山巒起伏,道徑多以百千計。然帝國官軍進伐,能選的道路僅二三條而已,自巴外城、同登城入諒州之官道即是必經的大路。故交趾防備我官軍進攻,只須防備此二三主道即可;但邕州峒部不同……,故攻打交趾,當以溪峒為輔。”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