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767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改宋為楚,東京朝堂上的那些文官們還不是轉眼就做了‘楚’臣?嘿,還是金國立的兒皇帝呢,又有幾個文臣誓死不從、拒不為職的?這些個文臣,也就嘴皮子厲害,話講得漂亮,一動真格的,骨頭就軟了。”

陳克禮的話雖然辛辣,卻也是事實。正因大宋朝計程車大夫有這樣的恥辱前科,在宋室南渡後,在朝計程車大夫和在野的儒士文人都大力宣講忠義氣節,提倡“武死忠,文死節”,所以到了南宋末年,才有那麼多計程車大夫文官自殺守節,誓死不降蒙人。其中就有朱熹宣揚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即是針對“知經識理之君子”,要求士大夫和文人寧死不可失了君子之氣節,卻在明清時代成了專門束縛女子的禮教利器,謬解何其大也!

在南北兩廷立朝後,兩邊計程車大夫和文士也都大力提倡文臣守節、武臣守忠,但兩邊的輿論隱隱有一種引導趨勢——尤其報紙出現後這種引導趨勢更強了——即國在君上:當君王代表社稷時,忠國即忠君,當君王不能代表社稷時,以忠國為先。這種輿論的產生得力於南北兩廷都不遺餘力地抨擊趙佶的禍國之罪,將趙佶完全打造成趙宋江山殘破的罪魁禍首——在衛希顏那個時空中,趙構是將這個罪名安在王安石頭上,是王安石變法造成國家虛弱,將皇帝的過錯推給臣下背黑鍋,以維護趙宋皇帝在臣民中的威嚴,而程學也正是因為趙構不遺餘力地打擊王安石的新學而扶持起來。但在這個時空中,事情的發展完全不同,新學依然是南北兩廷的第一顯學,王安石也依然是配享孔廟和神宗廟的大宋賢臣,而趙佶的形象黑得一塌糊塗,沒被文臣定個“僖宗”的廟號就已經是看顧皇室顏面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