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水淺的纖拉,也更便利貨物上下。
陳康伯等文官見識過京城的江岸碼頭,也是用水泥混凝土這般構建,對此無人作驚異之態,然而當眾人望見矗立在碼頭後面的通體潔白的高大石柱時卻都“咦”了一聲。
“這是華表?”有文官脫口撥出。
“是華表。”通判朱倬點頭肯定,笑著說,“建在碼頭倒是少見。”
知錄朱松笑吟道:“伐竹為橋結構同,褰裳不涉往來通。天寒白鶴歸華表,日落青龍見水中……合歡卻笑千年事,驅石何時到海東。”
一干武將聽得雲繞霧繞,暗裡撇嘴:這文官就是酸,看啥都有詩興。
周圍的文官卻都知道這是杜甫的詩。司戶參軍洪興祖笑道:“杜工部詩中的‘華表’是說橋柱——這華表建在碼橋之後,莫非是作橋柱之喻?”
司法參軍李易眉毛一揚,道:“杜工部詩中道‘日落青龍見水中’,典出《朝野僉載》——記曰:‘東突厥可汗默啜破趙州,欲南下趙州橋,馬跪地不進,但見青龍臥橋上,奮目而怒,突厥懼而遁去。’這華表若出於衛國師用意,某以為應是立威海外、震懾胡蕃之意。”
他說著,目光看向範汝為。
範汝為摸著絡腮鬍子點頭,道:“某等赴京時這華表還沒立好,聽衛帥說過。從基座到柱身全是用大理國的漢白玉,聽說石材先運到廣州,工匠按衛帥給出的圖紙精工細雕,再由戰艦運過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