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541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時人道:“書院至崇寧末乃盡廢。”當然北宋書院並未“盡廢”,且數量仍然有所增加,但確實是沉寂了。

名可秀皺眉,“官學當興,私學卻不應抑,此二者並不相悖。朝廷持政者有種謬誤觀,以為甚麼都要烙上‘官’印才好,茶場鹽場要官府榷易,學堂要官學……卻不知天下之大,單憑朝廷之力,豈可完全擔負?只知捏在手心掌控,卻不明放手借財借力的道理!”

宋之意撇撇唇,道:“恐怕不是不明,而是害怕。”害怕私學更盛於官學。

當年潭州行“三舍”,以嶽麓書院為上舍,而州學卻為下舍,便可見書院的教學素質已遠勝於州學之上;長此以往,朝廷能不擔憂麼?慶曆之後,趙宋皇帝幾乎無一對書院行贈書、贈額、贈田之舉,便是持了抑私學的態度。

宋之意想到這,眯眼笑了笑,對主君提議道:“朝廷若對鳳凰書院贈書……贈學田,並賜尹山長國子監博士的虛銜,便是對私學的鼓勵,且以鳳凰書院地處京師的號召力,其影響必遠。”他本想還說贈額,話到嘴邊又改了,心道趙官家那筆字較衛國師的差遠了,匾額也甭換了。

“此舉可為。”名可秀點頭贊允,又補充道,“贈賜之行宜在朝廷頒佈興辦私學的法令之後。”

宋之意哈哈一笑,瀟灑拱手,“諾!”

說罷籌思已久的私學教育,名可秀又回到春闈之事,問:“省榜可有值得關注的人才?”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