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是法學院的系主任,教民法和經濟法。
大二的時候,法學系在星期二上午有兩節民法課,方琤的課程表剛好跟顧淵的錯開,便總是跟著他去蹭課。
當時授課的老師就是葉教授。
葉教授不愛點名,但是總愛提問,第一次提問,隨手點到方琤。
方琤對答如流。
她雖然是來蹭課的,但是每一節都有認真聽講,還做了筆記。
她的回答,清晰條理,觀點新穎,還帶有自己的看法,讓葉教授很是欣賞。
從此以後,讓方琤回答問題,便成為民法課上的特定環節。
葉教授甚至把方琤當成半個得意門生。
直到學期末,葉教授批改考試的卷子,沒有看見方琤的名字。登記分數這種事情,他向來是交給手底下研究生做的。下半學期開學後,他還特意找到顧淵問:“上期末,方琤怎麼缺考了?”
顧淵猶豫了下,還是告訴他:“教授,其實方琤是心理學系的。”
葉教授那時才知道方琤不是法學系的學生,心裡可惜不已。後來好幾次碰面,他都問她有沒有轉到法學系的意向。
這不,再次見面,葉教授惜才的心又活躍起來:“方琤,你有沒有興趣來我這讀個研啊。”
方琤態度謙和地回:“謝謝葉教授,不過我暫時沒這個打算。”
葉教授有些惋惜:“那你以後要是有考研的打算,記得優先考慮我們法學院啊。”
方琤笑著應下:“我會的。”
葉教授想起什麼來,又問:“對了,顧淵最近怎麼樣,他還好嗎?”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