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清風會帶著自己寫的字帖,擺在京郊河灘邊,那是士族多愛踏青遊玩的首蔭原。陶清風選了一處風雨橋邊,下雨時能躲在橋洞裡。
初春季節,正是踏春好景。運氣好的時候,那些遊興甚高的媛女妖童們,還會把燈籠丟在原地,一對對地鑽草叢裡去。
陶清風就能撿起他們丟掉的燈盞,節省自己的燈燭費,就著昏黃的燈光,默默溫習四書十三經。
陶清風曾經撿到過紙面上畫著故事的燈,叫走馬燈,被丟後就不會自己轉動了。他就一隻手慢慢撥著走馬燈,一隻手安靜地翻開書頁,偶爾側頭看一看,那盞燈上的故事,轉到了哪個畫面,內心便是寧靜的滿足。
有一日,陶清風的對面,有小攤販擺開了“投壺”“射覆”等玩樂把戲,不多時就吸引了許多踏青的五陵年少。
那一群大概有十來個子弟,年齡從十五至二十歲不等,有些人打扮樸實,有些人卻穿著華貴不俗的絲綢,不知是學塾裡的相知,還是宗族的泛交,或許兼而有之。
他們的核心圍繞著三四個很高的少年,總是他們起頭,先去投壺,其他人才在起鬨叫好聲中跟著。
其中一個少年,陶清風注意到他,是因為那個少年,投了幾次後,就懶散地靠在橋頭,那個位置比平地高些,就更顯眼。下面又投過了幾輪,那個少年站在橋上,手裡居然摸出剛才故意扣下的最後一枚箭,清清亮亮地笑著,“咻”地一聲,從橋上投進了壺裡,像是一把從天而降的小劍,下面立刻傳來了少年們的笑罵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