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屯當然是不免糧的,籽粒照舊徵收。至於民田,若用的是闖軍提供的耕牛、農具,則是在原本明朝的基礎上,將一應錢糧徵收減半。而其他百姓自力開墾的田地,則從崇禎十五年正月起,實行免賦。”
籽粒就是明朝衛所軍制下對軍屯稅賦的稱呼,所以李自成的屯田之法,其實只不過是照搬了明朝的衛所軍屯。
只是不必說現在崇禎年間的情況,早到一百多年前,大明的衛所軍制就已經敗壞不堪。不僅屯田往往受到多方的侵佔,而且籽粒的徵收也很成問題,上面收不到籽粒,下面的軍戶攤派卻越來越重,也不知道錢糧都在中間一層跑去了哪裡?
“這是啟翁提出的主意吧?他是河南舉人,所想的方略都切合中原時局,應時而定,很有見地。我在湖廣雖然也有一些規模上的建設,但到底不如啟翁這樣高屋建瓴。”
中原闖軍在河南執行的徵糧辦法,其實依舊逃脫不出“照舊納糧”這四個字,在制度規模上,當然不能同湖廣方面相比。
不過李來亨想到這一定是李自成和牛金星深思熟慮以後,才想方設法定製出來的方略。李自成只是驛卒出身,牛金星也只是落魄的舉人,當然不能要求他們在體制的革新上具有何等的天才。
更何況中原闖軍略定河南,也只不過一年而已。即使是真的具有經營天才的孫可望,他在雲南真正搞出制度革新,那也是花費了兩三年的時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