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卷 遼海幽燕 第三十六章 大清的巴圖魯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闖軍三堵牆騎兵在衝鋒階段時,可以憑藉他們高度密集的佇列陣型獲得毀滅性的衝擊力。可是當這幾堵“牆”陷進混戰的人群裡以後,過度密集的佇列也使得三堵牆騎兵更難把自己的陣型調整回來。

被敵騎、屍體還有倒下的戰馬破壞掉的衝擊佇列,從一堵“牆”變成了一張千瘡百孔的“網”,處處都是破綻。

有著豐富騎兵衝擊作戰經驗的人,都會意識到戰線陣列混亂後恢復陣列時會遭遇的困難。

騎兵隊伍在交戰之前,通常是很難觀測到他們衝擊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的障礙物——除了地形上的障礙外,還有被刺倒的敵人、己方戰士的屍體、遺落的火炮和馬匹,這些東西都會破壞闖軍三堵牆騎兵的牆式衝鋒佇列。

在第一輪衝擊結束以後,過於密集的隊形更會對闖軍騎兵造成極大的混亂。

這些互相之間摩肩擦踵的騎士們,極大縮小了重整隊形的空間。一匹戰馬倒下,它旁邊的另外一匹戰馬根本沒有躲避的餘地,而在衝擊和交鋒中掉落下馬的己方騎士,也難以避免被踩踏受傷的命運。

三堵牆騎兵的衝鋒的確是充滿了不可抗拒的毀滅性力量,郝搖旗在闖軍第一波次的衝擊中,已經證明了它的威力。

這種戰法使得在馬術、武藝上全都遜色於滿洲巴牙喇甲騎的闖軍騎兵,可以取得一比一,甚至於一比二的優勢交換比。

可是密集佇列衝鋒絕非是一種絕對優越的戰術形式,它僅能保證闖軍騎兵在第一波次衝鋒時佔據上風。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