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來亨沒有第一時間殺掉左良玉,主要是節帥府的司法機關還沒有籌建起來。這之前,張皮綆把抓捕左良玉時村民族老們的做法,全部告訴給了李來亨,讓李來亨感到闖軍極有必要強化在地方上的行政資源和司法資源。
固然,營田新法的推行,大大增強了闖軍從地方獲取資源的汲取效率。可這更多隻是一種索取,闖軍並沒有在營田制的物質基礎上,組建一套完善的地方行政和司法機構來。
這樣的情況下,百姓得不到組織,民力只能被汲取,而不能被髮動——發動群眾,這四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那可就太難了。
特別是在明末,特別是對於闖軍,那就更困難了。
李來亨接觸不到幾十萬幾百萬的中小學畢業生,哪怕推行了這麼久的軍中掃盲班,闖軍裡能不能找出幾千個粗通文字之人,也還很難說。
哪怕是最早期的紅軍,在人才資源上也比自己豐沛了幾十上百倍啊。
夾袋無人,夾袋無人,幹部緊缺,幹部緊缺。
這是李來亨從一開始就頭疼到現在的問題,他要把地方上的百姓組織起來,就必須攤開架子,在營田制的基礎上,不僅是在每個府、每個州和每個縣,而且要在每個鄉、每個村都建立起完善的政權組織來。
說到底,僅僅靠一個營田制還遠遠不夠塑造出闖軍的政權來——孫可望可以做到,那是因為孫可望供奉起了永曆朝廷的神主牌位,借用了大明三百年積累下來的權威資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