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204. 新年快樂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1801年,托馬斯·楊完成了一場大名鼎鼎的實驗,這場實驗引起了持續二百年的物理學大地震,甚至一度讓人開始懷疑世界的真實性。

這就是所有科普營銷號絕對不會放過的流量密碼——雙縫干涉實驗。

這場實驗證明了量子在“被觀測”的狀態下處於粒子狀態,而“不被觀測”時則變成了自由的波狀態。

顯然,這是很反常識且恐怖的。

就好像這些微觀量子,能夠意識到自己是否在被人類觀察,一旦有視線落到它的身上,它就偽裝出規規矩矩的粒子模樣,隱藏自己的秘密。

而一旦沒人看了,它就開始放飛自我。

人類至今無法真正找到這種現象的原因,只能用“機率波”或者“路徑積分表述”來進行猜想……但那也僅僅是猜想而已,沒有任何切實的證據證明,哪種答案才是正確的。

“為什麼要說這些?這與我們現在的存在有關嗎?”

時間是二十年前,蘇雲安剛死的時候。

當他見到“寫日記記錄下第五區滅亡慘劇”的男人時,對方上來就提起了雙縫干涉實驗。

“別急,先記住‘量子有波粒兩種形態’這件事,然後我們再結合另一種猜想,或許能搞清楚我們為什麼會變成量子幽靈。”男人示意蘇雲安不要著急,反正這裡的時間非線性。

“什麼猜想?”

“泡宇宙猜想。”

1983年,物理學家安德烈·林德提出,在宇宙大爆炸的極早期,有過一個很短的(10的負32次方秒)暴漲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