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第二天,報道一字未改地在報紙頭版頭條刊發,並配發了一篇評論——《劉成棟也是“受害者”》。評論寫道:
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殺人。藥家鑫是因為怕被農村人纏上而連捅受害人八刀,那大學生劉成棟是由於什麼走上殺人路的呢?
表面上看,劉成棟是為了送姐姐一部iphone手機而去搶劫、殺人。也許有人會問,他不會自己去買嗎,幹嗎要搶?是啊,劉成棟也想自己去買,但他出身農村家庭貧困,沒有錢買。那他不會用自己的雙手去掙錢嗎?是啊,劉成棟也想自己去掙,他發揮“特長”辛辛苦苦打了兩個多星期的遊戲,想賣遊戲裝備來掙錢買部iphone,可是天真的他被人騙了,換來的只是一摞假鈔。
透過正常渠道掙不到錢,買不來iphone手機,劉成棟便走上了“歪門邪道”,打起搶劫的主意。他本來只想搶手機,可被搶者對金錢毫不在乎的態度激怒了他,讓他產生了滿腹怨恨。正是這股怨恨之氣,讓他失去理智瘋狂殺人,結束了一個和他一樣年輕的生命,也斷送了自己的美好人生。
可以看出,怨恨是劉成棟從搶劫走向殺人的主要動因。怨恨?劉成棟怨恨什麼呢?他怨恨的其實是貧富懸殊、社會不公,“都是年輕人,憑什麼她那麼有錢對錢毫不在乎,我卻這麼窮連部iphone都買不起?憑什麼啊,憑什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