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go-->
從八十年代開始,有股子熱潮是無論如何也避不開的話題,那就是出國熱,改革開放之後,許多老百姓都看到了國外的繁華,於是想方設法地出國。
燕京、魔都等地的美利堅大使館、領事館外面排起了長隊,都是想盡辦法來申請前往美利堅簽證的華夏人;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音樂家,有文學家,有商人,當然也有官員。
不過,普遍來說能移民的都是有錢和有社會地位的人。
由於改革開放初始,出國還是個新鮮事,因此在各個城市裡,還自發地形成了資訊交流中心,用於交流如何透過簽證,儘快出國的辦法。
在早年,由於對外開放的程度尚淺,加之政府的財政實力有限,公派留學以及透過其他途徑出國的人數寥若晨星。而“遠嫁他鄉”則成為了當時出國的主要途徑。能夠成功嫁給外國人的女性,往往都出身於諸如燕京和魔都這樣的繁華都市。
這些外國人的華夏妻子,她們的眼光並不侷限於美國,只要是外籍人士,她們都願意嫁過去。島國人,西班牙人,墨西哥人,阿根廷人……還有一大批嫁到港臺的。
曾經某位經歷過那個年代的燕大學生曾經說過,那個時候你要是有本事帶女生去國外,燕京所有學校的校花任你挑。
因為出國熱,託福成了青年人整天掛在嘴上的一個詞彙,大家都在學外語,都為了準備考託福、為了出去,連學外語用的收音機、錄音機都成了緊俏商品,英語培訓節目和培訓教材更是火得超乎想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