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老話說得好,不作死就不會死。縱觀中國歷史,許多野心勃勃的權臣、奸雄,基本都是自己把自己作死的。可以說,那些叱吒風雲的大人物,絕大多數,都是被自己的野心、權欲葬送。
例如,南北朝時期,北魏末年的權臣爾朱榮,在亂世中抓住時機,平定六鎮起義、擊滅葛榮、打退陳慶之北伐,迅速崛起壯大,權傾朝野,成為了北魏王朝的實際掌控者,最大的一股割據軍閥。
客觀地講,爾朱榮的軍事能力,可圈可點。但是,他的政治韜略,真不敢讓人恭維。執掌大權後,爾朱榮立刻開啟了作死模式。爾朱榮率軍入洛後,悍然炮製了“河陰之變”,出動精銳鐵騎,大肆屠殺北魏文武百官,自丞相、高陽王元雍以下兩千餘名朝臣,全部被殺戮殆盡。後來,爾朱榮更是滋生出更大的野心,企圖染指皇權,篡奪北魏江山,自立為帝。最終,爾朱榮的這種作死行為,徹底激怒了北魏孝莊帝元子攸,被元子攸設計殺死,一代梟雄悲情落幕。
與奸雄爾朱榮一樣,隋唐時期的邊軍大將羅藝,也是這樣一個故意作死的異類。羅藝最後的人生悲劇,完全是他咎由自取,自己天性作死,直到最後落得個起兵謀逆,身首異處的下場。
面對唐太宗李世民的主動示好,羅藝非但沒有一絲慶幸,反而愈發不安起來。在羅藝看來,自己曾經是隱太子李建成的舊部,並得罪過新皇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肯定會殺人立威,拿自己開刀。而且,羅藝的思維異於常人,唐太宗對他越好,越禮遇有加,他便越覺得李世民不安好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