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從武德四年(621年)的三月到四月,李世民率領三千五百玄甲軍精銳,在洛陽以東的天險要塞——虎牢關,與竇建德的十餘萬夏國大軍,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阻擊戰。兩軍陣前,各為其主,打得不可開交。
一個多月的纏鬥、阻截以及消耗,竇建德損兵折將,糧道遇襲,大軍遲滯於虎牢關,寸步難行。夏軍接連受挫,士氣低落,將士思歸。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避免十幾萬大軍陷入絕境,竇建德決心鋌而走險,儘快結束戰爭,馳援洛陽,主動與李世民決戰。
同樣,透過一個多月的消耗戰,李世民也看出夏軍已是強弩之末,此刻決戰,一定可以一戰而勝。
因此,李世民、竇建德兩方,都在尋找決戰的機會。就這樣,影響到洛陽之戰的關鍵性戰役——“虎牢關決戰”,即將正式打響。
那麼,在這場至關重要的虎牢關決戰中,李世民是如何巧妙用兵,憑藉不足四千人的玄甲軍精銳,以少勝多,一舉擊潰數倍於己的夏國大軍,生擒夏王竇建德,為洛陽之戰贏得最終的勝利?而攻取洛陽,破鄭滅夏的空前勝利,又對李唐王朝一統天下的大業,產生了怎樣重要的影響呢?
首先,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唐、夏虎牢關決戰前夕,整個洛陽戰局以及兩軍對峙的大致背景。
前面兩回章節說過。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唐高祖李淵為了與河南王世充、河北竇建德,爭奪中原霸主之位,實現大唐定鼎中原的宏願,委任秦王李世民為統帥,率領十萬唐軍,東征洛陽,攻打王世充的鄭政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