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太特省上游到卡布拉巴薩峽谷之間的河段,最近也沒有消停,東非的水文船,經常遊弋在這段河道中,對這段河道進行測繪,標記。
對於太特市以下的贊比西河而言,泥沙淤積是阻礙航運發展的最主要問題,對於這段河道,最大的自然阻礙就是河裡的礁石。
東非地質專家科博達的團隊,正在贊比西河面上,使用聲吶對該河段的地質情況進行復查。
“早在19世紀,法國和瑞典的兩位科學家就已經開始測量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古代,就有人發現聲音可以在水下傳播的現象。”
“就比如達芬奇,他在十五世紀末,就記錄了相關實驗,將管道插入水下,可以聽到遠處船隻的聲音,而更早的遠東帝國,在公元前的戰國時期《墨子》一書中也有類似記載。”
“不過,世界聲吶儀器的快速發展,還要等到20世紀以後,尤其是各國為了應對潛艇這種新興水下作戰艦艇,這使得一戰期間,其他國家的聲吶儀器快速進步,尤其是英國和法國兩個國家。”
“我們東非對聲吶的研發,起源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算是走在世界的前列,1897年,第一臺聲吶被髮明出來,不過當時也只能被動接受聲波,最開始也是為了應對潛艇而立項的。”
“除了帝國以外,英國對聲吶裝置的研發也比較早,不過一直到本世紀初,英國的劉易斯才發明水聽器,但是這種水聽器很原始落後,只能用來監聽潛艇和船隻螺旋槳的聲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