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在照常的設宴等環節之後,曹髦直接帶著毌丘儉來到了自家的西堂。
此處只有曹髦,曹溫,以及毌丘儉三人。
毌丘儉說起了河北的諸多情況。
當今塞外已經是沒有什麼威脅了,按著毌丘儉的想法,起碼五十年內,塞外都不會出現什麼足以讓大魏警惕的敵人。
此番的遠征,不只是幹掉了不聽話的,就是連潛在威脅都給消除的一乾二淨。
當然,對這次的遠征,朝中大臣其實還是挺有意見的。
畢竟無論是拓跋鮮卑還是高家高句麗,對大魏都沒有什麼敵意,畢恭畢敬的,只想著要和睦相處,但是大魏這邊卻有點不講武德,在對方派遣質子的情況下還出兵攻打別人。
就這事若是放在兩漢,絕對是要被天下人抨擊的。
作為大邦竟然不遵守諾言,失去道德,這不是要讓天下蠻夷輕視嗎?
只怕連主將都要面臨口誅筆伐。
但是在大魏嘛,撕毀承諾這種事,還好啦,又不是沒發生過。
自從司馬家將道德底線拉下去之後,兩漢和魏晉的道德觀念就變得有些不同了。
兩漢之人很倔強。
哪怕距離先秦已經有數百年,可這些人身上還是有種某種先秦之風。
尤其是在前漢之後,以道德治世的儒家思想逐步佔據主流,道德成為了天下的共識。
在塞外還進行子弒父的野蠻行為之時,兩漢卻已經進入高道德社會,從上到下都遵守同樣的道德觀念,哪怕是到了王朝末期,大家就是裝也得裝的像樣點。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