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那大漢一副好身軀,身長八尺有餘,頜下剛裡剛煞一圈鋼髯。只見其哈哈笑道:“果然我比秦兄得人心。不想伯陽失魂之下卻還記得我。”
康朝心內一涼,不想自己的笑語竟然成真。自己怎麼就這麼悲劇。居然一文一武兩人都是馳名的大漢奸。難道自己就這麼不受待見?
轉念一想,其實吳三桂和秦檜比起來,還真的不算多大罪過。明末清初的抗清義士夏允彝也曾說過:三桂少年,勇冠三軍,邊帥莫之及。闖寇所以誘致之者甚至,三桂終不從。都城已破,以殺寇自矢。包胥復楚,三桂無愧焉。包胥借秦兵而獲存楚社,三桂借東夷而東夷遂吞我中華,豈三桂罪哉!所遭之不幸耳。
大體意思就是說,吳三桂借兵出禍,難道只能把罪過加在吳三桂一個人身上。不過是他的不幸罷了。雖然只是一家之言,但也能看出來和秦檜那種徹徹底底,沉到東海底都洗不清的大漢奸還是有區別的。
康朝細看吳三桂,只見果然是個美男子,卻與秦檜那儒雅出塵之貌不同,巨耳隆準,無須,瞻視顧盼,尊嚴若神。透著一股雄武之氣。無怪會與那陳圓圓一見傾心。世人多是以貌取人,康朝也不例外。見吳三桂長得雄武,先有三分喜愛,不似對那秦檜只有厭惡之情。想到那陳圓圓,於是開口笑問道:“雖能勉強記起吳兄姓名。卻實在是記不清其餘。還望吳兄告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