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人的行為模式由環境決定,大明的治理體系也是一步步摸索出來的。
明朝的建立,乃至於地方上三司制度的成熟,仍然有前元遺留的部分制度。洪武九年,太祖皇帝廢除行中書省,設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軍政和監察,統稱“三司“。
“三司“皆為行省級行政區最高機關。
三司制度雖然保障了地方上權利的分散,官府的權利沒有大到無邊際,監察和學校等受到官府的影響被壓制,但並不屬於三權分立。
人治仍然是主要的模式。
既然是人治,那麼布政使的權利,必然能借助人際關係,極大的影響按察使司和都司衙門。
包括朱高熾取締的部分奴隸制度,徹底關上這一扇大門。
朱元璋不知道宋朝是什麼樣子的,他從出生那天起見到的就是元朝的模樣,包括這個時代的人,他們的生活習性皆受到元朝的影響。
所以取締天下奴隸制度,恢復工匠部分自由,來自於儒家文化的影響,但是仍然保留部分的奴隸存在,比如皇權和貴族們可以使用奴隸,以及工匠仍然需要被官府嚴格控制等等,則受到前朝的慣性。
猶如未來清朝時期,明朝中期已經取締了殉葬制度,但是文明較為落後的部族,因為自身的殉葬制度存在,所以清朝初期全面恢復殉葬,之後受到儒家文化影響,又取締了殉葬制度。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