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蒸汽機的誕生原理是什麼?
朱高熾是理論上的大師,他需要優秀的工匠們,把他的理論化為實物。
不用走彎路,例如用火藥來排除空氣的方法,不符合當下的生產力,太過超前,反而會被時代淘汰。
“要不咱們在器皿底部留下少量的水,器皿內部上方放置可以活動的塞子。”
“然後在底部用火加熱,把水燒乾,可以試一試。”
萬三老臉激動的說道:“好啊”。眼神中滿是敬佩之情。
大公子的腦袋是怎麼長的,思路彷彿天馬行空,猶如羚羊掛角。
哪裡是老天爺賞飯吃,這是老天爺追著餵飯吃啊。
不光是萬三如此,其餘的工匠們紛紛敬佩的五體投地,各自心服口服。
人們都想不到的解決方法,卻被大公子一下子解開。
燒水誰沒有見過?
偏偏大家都沒有想到這個法子。
技術的進步,有時候靠的是靈光一閃。
猶如英國人李約瑟博士,作了大量較為系統的研究。
他在他的名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到,中國古代的“水排加風箱等於蒸汽機”。
中國古工匠在唐宋時期就發明,並傳開了雙動式活塞風箱。
而西方要在十六世紀,當下兩百年後,才製造出來這種風箱,促進了冶鐵業的發展。
比中國晚了近千年。
“打造三根管子,第一根聯結器皿,第二根深入水井,第三根用來排水。”
燒水不但初步解決了真空的問題,而且蒸汽經第一根管衝進容器,冷卻後,容器中的壓力低於外界大氣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