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明永曆十八年,清康熙三年正月初七,川鄂交界巫山畔。
下晚的時候落了雪,及至夜裡雪已是鵝毛般大小了,山裡的老人都說上次下這般大的雪還是崇禎爺在那會,怕是二十年都不止。
按理這麼大的雪,又是在山區,還是夜裡,那狹小的山道不應該有人,然而此時卻有兩三個身影正在冒雪前行。
雖然天黑看不清三人的長相,但從三人不斷加快的步伐以及相互間的催促聲中,卻能感受三人心中的焦慮。
似有十萬火急之事。
三人冒雪前行的方向三十多里外有處明軍營寨,名為吳家垣子。
顧名思議,吳家垣子早些年乃是由吳姓之人聚居所在,滄海桑田之下,吳姓之人可能不在,這地名卻是留了下來。
一代又一代。
時至如今,吳家垣子已成了夔東地區明軍的一處重鎮,駐防在此的乃是大明永曆皇帝敕封皖國公劉體純部將——掛印總兵鎖彥龍。
其部約摸有官兵四千餘人。
鎖是河南人,十來歲時因爹孃餓死便參加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為了活命也為了一口飯吃,一直跟隨李自成麾下大將劉體純與明軍戰鬥。
甲申年李自成死後,其部下分成兩大部分繼續抗清,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
兩部先後在湖南、湖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等接上聯絡,從此接受大明隆武朝的節制,整體改編為忠貞營與明軍聯合抗清,後受永曆朝廷節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