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
戲志才一時之間自是搞不清楚吳良此舉究竟何意,一臉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之後,終是將竹簡接過來攤開檢視。
這竹簡上面記載的正是吳良在雍丘實施“屯田制”的明細。
其中包括開墾了多少無主荒地,安置了多少流民,秋收時的預期收益也寫得一清二楚。
而收益的構成則分了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自然是曹老闆最關心的糧食問題。
這些開墾出來的土地哪怕按照四六分成的方式收取地稅,秋收時也能夠收穫近萬石糧食,而且僅僅是一個縣區的收益;
第二個方面,則是人口方面的收益。
如今亂世之中,兵源也是各路諸侯不得不面對的老大難問題,曹老闆也是一樣,每次徵兵幾乎都是強制性的抓壯丁,而當地的百姓一旦收到這類的訊息,尤其是那些青壯年,能跑的立刻就會跑掉,寧願做流民也絕不參軍。
而“屯田制”則又將這些流民集中到了一起,徵起兵來自然要比之前容易一些;
第三個方面,則是“屯田制”的政策問題。
在這裡,吳良偷偷將“屯田制”偷換了一下概念,將其改成了後世出現的“均田制”。
這是歷史上“屯田制”崩盤之後才出現的一種土地政策,說白了其實就是將無主土地按人口數分給無地之人耕作,土地為國有,這是目前吳良正在實施的“屯田制”,但在耕作一定年限後可以歸耕者所有,並且所得的宅田還能夠傳給後人,這就變成了“均田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