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
數字專輯《嘉年華》上線24小時銷量出爐的第一時間,天悅、徐年微博都有更新動態。
內容一模一樣。
顯然與徐年本人無關,是介面呼叫操作。
不過年粉、年黑、樂子人等各大群體還是在第一時間貢獻了自己的活躍度。
分分鐘把相關訊息頂上了熱搜前排。
然後各路點評大師紛紛現身評論區,開始指點江山。
“我個人覺得這個銷量有點對不住這張專輯的質量!”
“對的,雖然我不是樂評人,但這銷量著實有點太低了!”
“24小時居然都沒有3000萬張,是不是沒在海外市場開賣啊。”
“讓我說主要還是年粉不夠給力,幾千萬年粉居然有那麼多不喜歡聽歌的!”
“確實,年粉全責,當然,你們年黑也有責任,這麼大的事情你們不出力氣的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年黑至少能貢獻了一千萬張的銷量?”
“好好好,都吵起來了是吧?那我這次說什麼都得支援我老公了,30塊錢沒什麼好糾結的!”
“……”
這邊吵吵了起來,很有樂子,而另一邊,一些業內資深人士竟然開始了系統性分析《嘉年華》這張專輯!
背後沒人出力,徐年本人都不大相信。
因為他在內娛音樂圈內一直都算是個另類,幾乎不怎麼跟主流歌手往來。
哪怕是上過他演唱會的嘉賓也是私下幾乎不聯絡的物件。
事實上……徐年在內娛哪個圈子內都是另類,都是幾乎不跟主流藝人往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