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人性裡有很多缺陷,自私就是最令人覺得悲哀的一個。自私的人凡事都想著自己,不顧別人,然而這樣的人是很難在社會上立足的。
善民村有個農夫,他對佛非常虔誠。他的妻子因病去世後,他就請來了當地最著名的禪師為亡妻誦經超度。佛事完畢之後,農夫問道:“禪師,你認為我的亡妻能從這次佛事中得到多少利益呢?”
禪師照實說道:“當然!佛法如慈航普渡,如日光遍照,不只是你的亡妻可以得到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無不得益呀。”
農夫不滿意地說:“可是我的亡妻是非常嬌弱的,其他眾生也許會佔她的便宜,把她的功德奪去。能否請您只單單為她誦經超度,不要回向給其他的眾生。”
禪師慨嘆農夫的自私,但仍慈悲地開導:“迴轉自己的功德以趨向他人,使每一眾生均沾法益,是個很討巧的修持法門。‘迴向’有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小向大的內容,就如一光不是照耀某一人,一光可以照耀大眾,就如天上太陽一個,萬物皆蒙照耀;一粒種子可以生長萬千果實,你應該以你用心點燃的這一根蠟燭,去引燃千千萬萬支的蠟燭,不僅光亮增加百千萬倍,本身的這支蠟燭,並不因而減少亮光。如果人人都能抱有如此觀念,則我們微小的自身,常會因千千萬萬的迴向,而蒙受很多的功德,何樂而不為呢?故我們佛教徒應該平等看待一切眾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