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嚴格意義上講,祭月節並不是中秋節。周朝時期,古代帝王禮制中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禮記·祭義》還記載:“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
等到了先秦,《管子·輕重己》裡記載:“秋至而禾熟,天子祀於大惢,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服白而絻白,搢玉揔,帶錫監,吹壎箎之風,鑿動金石之音。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於百姓,號曰祭月。”
也就是說,祭月最早是在秋天收穫的時候,由天子祭祀月亮,祈求得到月神的保佑,來年五穀豐登。祭祀的時間一般會選在秋分,後來曆法融合,將八月十五定為秋分,也稱仲秋,取伯仲叔季次序排列。只是此時的仲秋並不是真正的中秋節,一直到唐朝初年,那個文豪遍地的時代,文人們開始詠月,老百姓們開始賞月,慢慢地形成了中秋賞月飲宴的風俗,也有了吳剛砍桂樹、玉兔搗藥等神話傳說,中秋節才開始成為中國四大節日之一。
此時是西漢年間,大家過的還都是祭月節,整個長安城只有司徒長史杜吳府上會有月餅和各種美味,這也是匡咸和林蘭帶家眷來的重要原因。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