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午夜,月朗星稀。
驪山行宮背靠的驪山西繡嶺上,一道高大身影,自一株合抱粗的大樹樹身中走了出來。
正是以木遁之術,挪移至此的慕容復。
他來到一道山崖前,抬手一指,覆在巖壁上的藤蔓便左右敞開,現出一個幽深山洞。
待他舉步進入山洞之中,巖壁上的藤蔓又垂落下來,簾幕一般將洞口遮掩得嚴嚴實實,不露絲毫痕跡。
山洞前段,乃是天然形成的洞穴,但沿著曲折洞穴前行不過兩丈許,便開始出現人工開鑿的痕跡。
順著那人為開鑿的石道,又前行數丈,前方出現一叢紮根堅巖的荊棘,門戶一般堵塞著道路。
慕容復輕輕一拂袖,荊棘叢沙沙搖曳著,又分開一條道路,任慕容復通行。
荊棘叢後方不遠處,又有一道以某種玄奧規律,纂刻著大量形若龍蛇、閃電符文的木門。
慕容復行至木門前,抬手往木門上輕輕一按,木門上的龍蛇閃電符文同時一亮,旋即門頁無聲敞開,慕容復步入木門之後,來到一座幽暗石窟當中。
之後他抬手打了個響指,覆在石窟穹頂上的青苔頓時散發出柔和白光,將整個石窟映照得地一片通明。
這是一座面積約摸三百平米,高有兩丈許的石窟,四角各有一片小小的月季花叢。洞窟之內靈氣盎然,比之外界,濃郁十倍不止。
此地,正是慕容復一手開闢。
當初開闢此地,便耗時數月,之後又施“肥田術”凝聚地氣,每天施術少則十餘次,多則近百次,一直持續一年又八個月,方才令這石窟中的淺層土石悉數“靈化”,可自行吸聚天地靈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