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19世紀的倫敦,仍處於光明與黑暗的交界處。
黎明的太陽已經升起,可陽光照射在漆黑的泰晤士河面上卻沒有帶來半點光亮,白濛濛的霧氣幾乎將整條河水吞沒,只能依稀看見停泊在各處碼頭附近小船上散發出的微紅燈光。
前方的市區中煙囪林立,雖然時間尚早,但它們卻早已迫不及待的噴出帶有惡臭氣味的濃煙,盡情揮灑著它引以為豪的劇毒空氣,遮擋住本就無多的日光,讓本就陰沉的天氣變得更加壓抑。
兩岸的狹窄街道邊隨處可見宿醉的酒鬼、無家可歸的農民以及因為失業而四處閒逛的工人,他們大口大口的呼吸著已經被汙染毒化的空氣,不健康的蠟黃膚色已經說明了他們糟糕的健康狀況。
而在街巷的陰影裡,眼角閃爍著賊光的扒手們也開始物色起了自己的新目標。
賣唱的妓女們守在自己堆滿了垃圾與汙水的出租屋前招攬著客人,因為近來的經濟不景氣,她們也不得不延長自己的營業時間,並希圖能借此換到一些麵包和糖。
穿戴整齊的亞瑟與他們相比顯得格格不入,而他一路走來所遭到的白眼和唾罵也說明了新成立沒多久的大倫敦警察廳在這幫貧民眼中的形象。
在混亂、嘈雜、骯髒的倫敦東區,人們通常喜歡用另一種稱呼來代指亞瑟這樣的人。
他們叫他‘削皮器’,他們覺得倫敦警察就像是蘋果的削皮器一樣,一點點的剝去他們本就不算豐厚的‘外皮’,攪和他們的生意,干預他們的生活,擠壓他們的生存空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