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那天夜裡,天陰風寒,黃葉滿地。世道不太平,家家都早早閂門熄火,睡下了。半夜的時候,曲阜孔家卻被一陣哐哐哐的叩門聲驚醒。家僕急急忙忙穿衣點燈四下奔走,卻沒有人敢決定,這門到底要不要開?家長孔褒不在家,只有最小的小主人孔融在,可他這會兒才十六歲。能做主嗎?
孔融卻衣冠嚴整地走出來,命令說,開門。
大門開啟,外面狼狽而急迫地敲著門的儒生看見面前的少年,臉上掩不住的失望。
他問,你哥哥孔褒不在家嗎?他大概猜到面前的少年就是孔融,便問,你就是六年前在洛陽拜訪李膺的孔融吧?
他早就從好友孔褒那裡聽說過這個聰明又大膽的少年,說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個兒的梨子讓給兄長吃,也聽說過孔融十歲去見大名士李膺,李膺不見人,孔融卻說自己是李膺故人之後。李膺問,我認識你?孔融回答,我的祖先孔子與你的祖先老子有不少交情。
孔融也在審視面前的中年人,他臉色疲倦又困窘,卻也不能掩蓋一種正氣。孔融知道這人是最近正被通緝的張儉。張儉和大宦官侯覽是同鄉,他上書彈劾侯覽,大罵侯覽的家人在山陽郡的惡行,被惱羞成怒的侯覽派人追殺,這就是東漢末年第二次“黨錮之禍”的起因。孔融早就聽說過張儉的名聲,當時有文化的大家族、讀書人,因為敬重張儉的行為,爭相收留他。為此有十幾戶人家被滅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