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貢院裡白天還好,到了晚上,就比較難熬。
農曆八月中旬的小風吹著,張周身上的衣服還比較單薄,到晚上便縮在號子的角落瑟瑟發抖。
真應了他自己所說的那番話,科舉才是最摧殘人心的,大明朝的農曆八月,就這麼冷了嗎?
自帶的乾糧就著水吃,本來就是殘羹剩飯,吃完了肚子更加不舒服。
翌日二場準時開考。
二場五經義四道、論一首、判五條,詔、誥、表各一道。
張週五經本經是《尚書》。
張周打開卷子,心裡有些著急,就算他看過歷史上弘治十一年應天府鄉試考題,也只知三道四書大題,後面考什麼他完全不清楚,等他看過四道《尚書》五經題,才知道為什麼大明的鄉試會以第一場的四書文為主要判分標準。
二場以後題目太雜,難分伯仲。
第一題:“禹曰:都!帝,慎。帝曰:俞。”
上來就是一道截搭題,這段原文是“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少了“乃在位”三個字,意思並不影響表達,是說“禹說,啊,舜帝啊,你要慎重誠實地對答你在位的大臣。舜帝回答,好。”
這講的是臣子直諫君王,又講的是君王以怎樣的德行能教化世人,仍舊符合儒家守禮、知仁的本質。
第二題:“漆沮既從,灃水攸同。”
這是講興修水利的重要性,以及關中在華夏曆史文明的重要性。
第三題:“自殷王中宗,四人迪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