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是哪不對呢?”
僅留一盞油燈照明的房間裡,陰沉背影重複著常人鮮有聽聞的詞彙。
些微火光蓄在衣物褶皺間,隨書寫動作遊離聚散,在尖酸難聞的空氣中散射。
說是書寫,更接近於漫無目的地拖動,畫出些不成樣子的圈點符號,好讓意識跟著筆尖挨個點過關鍵詞,推敲每個細節。
記憶忠實地再次複述了一遍已重複無數回的內容:
“萃取,水解,氧化……”
彷彿能永恆佇立的精神殿堂中,連印刷導致的字型掉色、無聊描黑的筆畫都歷歷在目。
但確實缺了點東西。
起先他以為是最近日子太過順遂、對負面狀況耐受性降低,導致自己無法接受不可控隨機因素導致的失敗。
可在連續實驗、覆盤兩天後,他不得不承認,確實可能有什麼搞錯了。
整個操作流程從頭到尾就沒有一處需要嚴格控制。萃取可以多萃會、酸化可以再酸點,氧化可以按滴來,完全找不出錯誤理由。
然而反覆除錯後,結果始終不理想,唯一疑似出現沉澱的幾次,產量也很少,少到很難從雜質中分出的程度。
他從頭到尾地重新審視那頁紙,直到確信它沒有地方能夠藏下一句未被發現的備註,可那隻使得每行間的空隙都顯得可疑起來。
直覺在意識中絮叨個不停——有什麼被藏起來了,在某個眼皮子底下的盲點。
這感覺像鬆動脫落的金屬零件,在腦海裡滾動,一搖晃就發出令人煩躁的刺耳碰撞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