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次日,登基大典。
大漢的登基大典一般要等一個月左右。
可依照目前的局勢,要真等上一個月,誰也不知道亡國和新帝哪一個會先來,因而朝臣都格外急迫。
文臣戴進賢冠,外穿皂袍,腰束鞶帶,列隊東側。
武將頭戴鶡冠,外穿絳袍,腰束鞶帶,左佩劍,列隊西側。
有人想著藉此穩定局勢,再續大漢三百年;
有人想著升官發財,以後投降跑路也好混個晉身之本;
還有人純粹是混子,過得一天算一天。
各有各的想法,不過最重要的還是新帝。
“疏龍首以抗殿,狀巍峨以岌嶪....”
五朝老臣楊仲站在文臣之首,喃喃道了幾句,渾濁的眼神又淡了幾分。
這首辭賦講的是未央宮,未央宮的大朝正殿分前、中、後三殿,其中的中殿是正殿。
新帝登基、重要朝會、皇家婚喪等大典均在正殿舉行。
楊仲經歷過四次新帝登基,但最後一次見到未央宮的燈火,已經是二十年前了。
瓊州城的行宮,還是徵辟府衙臨時佈置,偶見幾片沒藏好的破損磚瓦,像極了飄搖的大漢山河。
“請新皇登殿!”
劉恪坐在上首,自上而下望去,殿中群臣,一覽無餘。
而群臣自下而上,望不清皇帝面容,只能看出寬額高眉,鼻樑高挺,眼如深潭,似是神韻內斂。
雖然年幼,此時卻表現得極其鎮定老成。
就是行為舉止稍稍有些不合帝儀,眼尖的官員還能看到小皇帝似乎是坐的不太舒服,悄悄擺正了鳥。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