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皇帝採納帶方侯、翰林院侍讀學士林泰來的諫言,立皇長子朱常洛為皇太子的詔書向外頒佈後,中外無不歡欣。
只要東宮儲位定下,其他加冠、大婚都是小事了,按部就班就行即可。
多年承受著高壓的禮部終於輕快了,連忙上奏了今年千秋節加冠、明春大婚的方案。
其他文武百官也紛紛上表稱賀,林泰來亦不例外,隨大流寫了個本子,然後親自送到內閣。
“你怎麼又來了?”三閣老李春不滿的說,“奏疏投到會極門即可,不必親自直送文淵閣。”
內閣乃中樞重地,其他大臣都是能避嫌就避嫌,而你林泰來跟串門似的隨意進出,這像話嗎?
林泰來振振有詞的辯解說:“我如今又沒有委任其他官職,只是翰林院侍讀學士而已,但曾掌院不希望我去翰林院。
於是我想上衙也無處可去,就只能到翰林院分署內閣來坐坐了。”
這個解釋沒毛病,畢竟從名義制度上來說,內閣確實是翰林院駐宮中辦事機構。在《大明會典》裡,內閣還是掛在翰林院條目下的。
文淵閣在大明早期就是翰林院駐地,只不過內閣勢大後,翰林院才遷到了宮外。
首輔趙志皋對林泰來招了招手,邀請道:“去東閣說話。”
林泰來便跟著趙志皋去了東閣,然後就聽到趙志皋說:“如今我再無所憾,人生已經圓滿,而且今春以來,身體又大不如前,已經決意辭官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