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從這些狍子在草甸子上留下的腳印,呂律能分辨出被驚逃的狍子有六隻,其中有三隻頂多就是一兩個月的小狍子。
看著這小小的蹄印,呂律想起了一樣很有意思的東西。
他取了侵刀,從不遠處一棵樺樹上剝下一小塊樹皮,修成薄皮,從中摺疊纏繞,然後割成上弧下方的片狀。
東西很小巧,只有拇指甲那麼大,隨手可做。
可別小看了這東西,這是鄂溫克人、鄂倫春人這些號稱住在大山裡的人捕獵時常用的手段,名叫狍哨,一種擬聲捕獵工具,常用的小手段之一,又叫樺皮哨。
將狍哨含在嘴裡,能模擬狍子幼崽發出的吱吱聲。
每年三到六月份,是狍子產崽的季節。
聽到這種聲音,母狍子會誤以為幼崽呼喚找奶吃,就會急忙跑來。
有時吹出狍子幼崽的慘叫聲,母狍以為有其它野獸傷害幼崽,會慌張前來解圍。
其它野物聽到狍哨聲,也會有循著聲音前來捕獵。
所以,這些住在山裡的鄂倫春或鄂溫克獵人,哪怕手頭已經換上五六式半自動步槍,在狩獵的時候,也經常會做一個含在嘴裡,邊走邊吹。
無論引出什麼野物,都是目標。
這並非什麼秘密的狩獵手段,事實上,狍哨對於鄂倫春或是鄂溫克人而言,不僅僅是一種狩獵小工具,還是一種平時歡聚時的樂器。
在使用上,也沒有呂律之前腳被釘子紮了後用杏核做的雉笛那樣需要過多練習控制,這樺皮哨,含在嘴裡,吹就完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