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朱楨的快板書雖然沒專業練過,肯定荒腔走板,但老百姓沒聽過這個啊,覺著確實新鮮。
而且他們還是說帶演的。
“在外流浪八年多,一心想回家去探望。手裡拿著一條哨棒,包袱背到肩膀上……”朱楨說到這時,故意停頓一下,裝扮成武松的朱棣便雄赳赳氣昂昂的登場了。
他本就是練家子,身高肩寬,體魄雄健,斜揹著包袱,手提著哨棒一出場,就讓觀眾眼前一亮,感覺朱楨口中的武松真的來到了眼前!
“順著大道往前走,眼前來到一村莊。嚯,村頭上有一個小酒館,風颳酒幌亂晃盪。上寫著:‘三碗不過岡’!”
然後朱棣便順著老六的詞兒,一路演下去。
別說,老四還真是天生的好演員,把意氣風發的武二郎,演得活靈活現。臺詞兒也穩得很。
“啊?!什麼叫‘三碗不過岡’?噢,小小的酒家說話狂。我武松生來愛喝酒,我到裡邊把這好酒嘗。”
說完他收回目光,假裝抬腳進店,往裡打量。伴著朱楨介紹室內陳設的聲音,觀眾們就像真看到武松進了酒店一樣。
然後便是武松跟老六扮演的店小二對話,連飲十八碗的情節了。
雖說老四喝的肯定是水,但他演得逼真,把武松那喝著喝著,醉意漸濃的模樣,完全給演活了。
觀眾們沉浸在他的表演中,都把那碗裡當成真酒了。朱棣喝一碗,他們就喝彩一回,再喝一碗,就再喝一回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