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一百零六、重本不可輕毫末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農耕自是農業帝國的命根子,也是尼國未來最重要的事務。但除了農耕之外,工商業的興盛同樣不可忽視,工、商作為金塊的另外兩個邊,同農業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工商繁盛的古代農業帝國大都興旺發達,而抑制工商發展的帝國則最終往往把自己“作死”,而且在古代統計學、經濟學尚未誕生之際,許多壓制工業、盤剝商業的統治者到死也無法明白究竟是什麼摧毀了自己看似堅不可摧的帝國,最終只能歸咎於“天命”、“道德”等虛無縹緲的論點。而後世的君王同樣無法一窺本質,而是在重本抑末的道路上反覆作死,而三百年一大劫的治亂迴圈,往往部分源自於此。

古代中國,有三類主要貨物的出口對我國土地物質含量的消長有影響。古代對外貿易主要依託路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進行,尤其是唐宋以來海路逐漸暢通之後,由於海運載貨量大、成本是陸運的十分之一,使得海量的財貨開始湧入和湧出國境。茶葉、絲綢、瓷器三大商品是我國古代向各藩國和鄰國,乃至遠方的國家出口的“拳頭產品”,數量最大、種類最多,飽受國外歡迎,其中瓷器的名稱成了中國外文名,絲綢的名稱成了東西方貿易路線之名,而茶葉也榮登早期工業時期的英國對全球市場的那段著名描述。瓷器是由高嶺土和木炭燒製而成,高嶺土含矽和鋁,木炭則為燃料,燒掉之後殘渣可還田,幾乎不佔用可耕土壤,也基本不造成土地物質含量的流失。因此,就涵養地力這一項來看,瓷器是最佳的出口產品。絲綢的原料是地裡種出來的桑葉,因此出口會造成土地物質含量的流失。但是,絲綢加工工序繁多,單價極高,裡面包含的人工、機器和“專利”費用等附加價值佔比高,單位土地物質可以生成的產品售價最高,因此雖然有地力損失,仍不失為較好的出口商品。茶葉基本上全部來自於土地種出,僅包含曬、炒等一些簡單工序,其附加價值低,賺來的錢很大一部分都是土地物質換來的,從涵養地力的角度看,當屬三大拳頭產品中“最不土地友好”的產品。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