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鳴沙山的前線戰事激烈,後方的政治分裂也日益凸顯,其中,以大司馬忽而木所領導的主戰派和大司徒鍾大呂所領導的主和派為首,全國也是分成了兩派。
在首都枯葉鎮,每天都有大批的老弱病殘,兒童婦女參與到這種毫無意義的遊行之中,他們或支援主站派,或支援主和派,或者兩派都支援,或者今天支援主戰派,明天支援主和派,鬧哄哄的沒個完。雙方也是時不時的就發生一些小規模的衝突。
“我們已經做了兩次全國動員,十四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人都已經送到了戰場”,朝會上,禮部少卿韓東君作為主和派的骨幹率先發難:“再打下去,還有什麼人可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十四歲以下的孩子,還是老弱病殘,鰥寡孤獨”?
“即便有人可用,糧食也沒有了”,戶部正卿胡松華不等他話聲落地,便接著說道:“我們在第一年的前半年就用完了儲備糧,當年的糧食也都運到了前線,現在青苗在地,收成還要等三個月,這三個月如何支撐?而戰事連年,能耕種的丁壯都去了前線,老幼婦孺但圖餬口,全國耕地十去六七,所剩的三四成兒,去了旱澇不均的,還能剩下多少?今年如此,過年又將如何”?
“工部也好不到哪裡去了”,工部正卿楚天遙也哀嘆道:“五行八作基本上都處於停滯狀態,不要說商業蕭條,就是基本的生活用品,也供應不上了,長此以往,如何是個了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